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小儿血管瘤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局部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口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观察等待。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可自行消退,但部分需医疗干预。
适用于表浅型血管瘤。常用普萘洛尔软膏或噻吗洛尔滴眼液外涂,通过收缩血管抑制瘤体生长。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皮肤反应,避免局部刺激。若出现皮肤溃烂需暂停用药并就医。
脉冲染料激光对红色表浅血管瘤效果显著,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异常血管。需分次治疗,间隔4-6周,可能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深部血管瘤需结合其他疗法。
普萘洛尔口服溶液是首选,通过阻断β受体促使血管收缩。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血糖。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用于重症病例,但需注意免疫抑制等副作用。
适用于快速增大影响功能的血管瘤,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切除术需精确剥离瘤体,较大病灶可能需植皮。术后存在瘢痕风险,通常作为最后选择。
60%小型血管瘤在5-7岁前自然消退。对无症状、非面部病灶可定期随访,每3-6个月评估大小变化。期间避免外伤刺激,记录瘤体颜色和隆起程度。
日常需保持瘤体清洁干燥,避免摩擦破损。穿着柔软衣物,洗澡水温不宜过高。观察是否出现溃烂、出血或感染迹象。避免阳光直射病灶部位,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定期复诊评估进展,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切勿自行用药或采用偏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