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愿进食的原因是什么

1.39万次浏览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儿童不愿进食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外伤因素、病理因素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进食环境、补充微量元素、治疗原发疾病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儿童存在味觉敏感基因变异,对苦味物质感知增强,导致排斥苦味蔬菜。家长可尝试将西蓝花等蔬菜切碎混入肉泥,或选择甜味较重的胡萝卜、南瓜等替代。若父母有挑食史,需更耐心引导孩子适应多样化饮食。

2、环境因素

进食时看电视玩玩具会分散注意力,家庭就餐氛围紧张可能引发应激性厌食。家长需固定进餐时间,移除电子设备,采用鼓励式喂养。可准备卡通造型餐盘增加趣味性,避免强迫进食导致逆反心理。

3、生理因素

出牙期牙龈肿痛会影响咀嚼,建议提供米糊、果泥等软质食物。夏季大量出汗导致锌元素流失,可适量添加牡蛎粉、牛肉末等富锌食材。运动量不足也会降低饥饿感,每日应保证1-2小时户外活动。

4、外伤因素

口腔溃疡或咽喉疱疹会造成吞咽疼痛,表现为突然拒食。家长需检查口腔黏膜,发现疱疹可用康复新液含漱,配合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疼痛。烫伤后黏膜修复期间宜选择常温流质饮食。

5、病理因素

可能与肠道寄生虫感染、缺铁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腹痛、面色苍白、发育迟缓等症状。蛔虫病需服用阿苯达唑片,贫血患儿需补充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甲减儿童应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

建议家长记录儿童三日饮食日记,观察拒食是否伴随呕吐、腹泻等症状。定期监测身高体重曲线,避免长期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烹饪时减少油盐添加,优先选择蒸煮方式保留食材原味。对于持续两周以上的食欲不振,需及时就诊儿科或儿童消化科进行系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