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分为哪四种

1.85万次浏览

葛伟 副主任医师

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房间隔缺损通常分为继发孔型、原发孔型、静脉窦型和冠状静脉窦型四种类型。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心脏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存在异常开口,导致血液从左心房向右心房分流。

1、继发孔型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房间隔缺损的70%。缺损位于房间隔中部卵圆窝区域,可能与胚胎期原发隔吸收过多或继发隔发育不良有关。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等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心脏超声检查,治疗可采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或外科修补手术。

2、原发孔型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位于房间隔下部,常合并二尖瓣前叶裂缺,属于心内膜垫缺损的一种。这类缺损通常较大,分流量较多,患者症状出现较早且较重,可能伴有生长发育迟缓。心脏听诊可在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治疗需要外科手术修补缺损并处理二尖瓣病变。

3、静脉窦型

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位于上腔静脉入口处,约占房间隔缺损的5-10%。缺损位置较高,可能导致右心房和上腔静脉连接异常。部分患者可伴有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临床表现与缺损大小相关,小缺损可能无症状,大缺损可出现右心负荷过重表现。治疗多需外科手术修补。

4、冠状静脉窦型

冠状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最为罕见,表现为冠状静脉窦与左心房间的间隔缺损,常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由于冠状静脉血液直接回流入左心房,可能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诊断需要结合心脏超声和心导管检查。治疗通常需要外科手术修补缺损并处理合并的血管畸形。

房间隔缺损患者应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病情变化。不同类型的房间隔缺损治疗方案有所差异,建议在专业心脏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维持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