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较大,主要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依从性及生活方式管理有关。未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长期生存,而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者预后相对较差。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轻且坚持药物治疗的患者,生存期通常可达10年以上。这类患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控制血脂。同时要定期复查冠脉CTA或造影,监测斑块进展。血压血糖管理达标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避免心绞痛频繁发作。
已出现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患者5年生存率会明显下降。特别是射血分数低于35%的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或心源性猝死。这类患者可能需要植入心脏支架、冠脉搭桥手术或ICD起搏器,术后仍需严格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改善预后的药物。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多系统疾病者预后更需谨慎评估。
建议冠心病患者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饮食采用地中海模式控制饱和脂肪摄入。戒烟并控制体重可降低50%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出现胸闷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通过规范二级预防和危险因素控制,多数患者能获得与常人接近的生存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