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胃胀气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热敷按摩、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胃胀气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减少产气食物摄入有助于缓解胃胀气,如豆类、洋葱、西蓝花等。避免进食过快或暴饮暴食,建议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可适量饮用温热的生姜水或薄荷茶,帮助促进胃肠蠕动。胃胀气期间应避免碳酸饮料、酒精及高脂食物。
饭后30分钟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能帮助加速胃肠排空。可尝试顺时针按摩腹部,配合腹式呼吸练习。避免立即平躺或剧烈运动,瑜伽中的婴儿式、猫牛式等动作也有助于排气。长期久坐者需每小时起身活动。
用40℃左右的热毛巾敷于上腹部15分钟,可放松胃肠平滑肌。配合精油顺时针按摩脐周,促进气体排出。按摩时可重点按压中脘穴、足三里穴等穴位。注意避免饭后立即热敷,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温度。
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可促进胃排空,消化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帮助分解食物。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调节肠道菌群。铝碳酸镁咀嚼片可中和胃酸缓解胀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长期服用。
中医认为胃胀气多与脾胃虚弱有关,可选用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艾灸中脘、神阙等穴位能温阳健脾。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常用足三里、内关等穴位。体质调理期间需忌食生冷,配合八段锦等养生功法。
胃胀气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及情绪紧张。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记录饮食日记排查敏感食物。若胀气伴随体重下降、呕血或持续加重,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长期反复发作需排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器质性疾病,避免滥用促胃肠动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