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肥胖症儿童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行为干预、心理疏导、医疗干预等方式减肥。儿童肥胖症通常与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内分泌紊乱、代谢异常等原因有关。
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用蒸煮炖等健康烹饪方式替代油炸煎烤。定时定量进餐,培养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家长需注意避免用高热量零食作为奖励。
每天保证60分钟以上中高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减少静态活动时间,限制电子屏幕使用不超过2小时。家长可陪同参与运动,选择趣味性强的集体活动。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导致抵触情绪。
建立饮食和运动日记,帮助儿童认识自身行为模式。设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减重目标,及时给予非食物性奖励。改善家庭饮食环境,家长需以身作则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在儿童面前评论体重或进行负面比较。
关注儿童因肥胖产生的自卑、焦虑等情绪问题。通过正念训练帮助建立积极身体意象。避免采用羞辱性语言或惩罚性措施。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预防进食障碍等继发问题。家长应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和鼓励。
对于重度肥胖或合并代谢异常的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可能涉及内分泌科会诊排除病理性肥胖因素。在严格适应证下考虑使用奥利司他胶囊等药物辅助治疗。极特殊情况经多学科评估后可能需考虑减重手术干预。
家长应定期监测儿童身高体重变化,记录生长发育曲线。保证每日充足睡眠时间,创造有利于体重管理的家庭环境。避免采用极端节食或过度运动等不科学减重方式。若发现减重平台期或体重反弹,应及时咨询儿科或营养科医生调整方案。长期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比短期快速减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