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肺癌的非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学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肺癌的治疗需根据病理类型、分期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选择。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DNA,适用于早期不可手术或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精准靶向肿瘤,减少周围组织损伤。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放射性肺炎、食管炎和皮肤反应,通常可通过调整剂量和辅助药物缓解。治疗前需进行影像学定位和呼吸训练以提高精确度。
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特异性基因突变发挥作用,如EGFR-TKI类药物吉非替尼片适用于EGFR突变阳性患者。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靶点,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和肝功能异常。定期监测基因突变状态有助于及时发现耐药性,必要时可更换为奥希替尼片等三代靶向药。
PD-1/PD-L1抑制剂通过激活T细胞免疫功能攻击肿瘤,适用于PD-L1高表达或微卫星不稳定性患者。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等药物可能引起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等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并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处理。治疗前需评估肿瘤突变负荷和生物标志物表达水平。
含铂双药方案是晚期肺癌的基础治疗手段,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适用于非鳞癌患者。化疗可能导致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反应,可通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和止吐药物预防。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根据耐受性调整用药周期和剂量。
中医药作为辅助治疗可缓解放化疗不良反应,常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改善免疫功能。辨证施治采用益气养阴、化痰散结等治法,配合艾灸足三里等穴位减轻症状。需注意中药与靶向药物的潜在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含肝毒性成分的药材。
肺癌患者治疗期间应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类和豆制品,配合适量有氧运动维持心肺功能。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复查。出现持续咳嗽、胸痛或体重下降需及时就诊,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所有治疗方案均需在肿瘤科医生指导下个体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