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肌病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器械植入、心脏康复、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心肌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代谢异常、高血压、心肌缺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心律失常等症状。
心肌病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戒烟限酒,酒精摄入量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每周累计150分钟。控制体重,体质指数建议维持在18.5-23.9。保证充足睡眠,夜间睡眠时间7-8小时。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室重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能减轻心脏负荷。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有助于缓解水肿症状。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适用于合并房颤患者。地高辛片可增强心肌收缩力,适用于心力衰竭患者。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适用于QRS波时限超过120毫秒的患者。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可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左心室辅助装置作为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永久起搏器用于治疗严重心动过缓。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评估心律失常情况。
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运动强度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呼吸训练可改善肺功能,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营养指导强调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胸肉。心理干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缓解焦虑抑郁。定期进行六分钟步行试验评估运动耐力。
室间隔切除术适用于肥厚型心肌病伴左室流出道梗阻。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肌病的最终治疗手段。左心室成形术可改善心室几何结构。二尖瓣修复术适用于继发性二尖瓣反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心肌血运重建。
心肌病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BNP指标。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外出时携带急救卡片,注明疾病信息和用药情况。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备有自动体外除颤仪。烹饪采用蒸煮方式,每日蔬菜摄入量不少于500克,水果200-350克。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冬季注意保暖。遵医嘱定期调整用药方案,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