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微循环障碍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包括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缺血最常见的原因,与长期高脂饮食、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动脉壁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减少心肌供血。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胸痛,休息后缓解。治疗需控制危险因素,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必要时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痉挛可导致血管暂时性收缩,引发心肌缺血。吸烟、寒冷刺激、情绪激动可能诱发痉挛。典型表现为静息时突发胸痛,含服硝酸甘油片可缓解。治疗需避免诱因,使用地尔硫卓缓释胶囊、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反复发作需完善冠状动脉造影评估。
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快速性心律失常等疾病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当耗氧超过供氧时引发缺血,表现为心悸伴胸闷。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甲亢患者使用甲巯咪唑片,贫血患者补充琥珀酸亚铁片,心律失常患者可选用盐酸胺碘酮片。
一氧化碳中毒、重度贫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会导致血液携氧不足。心肌缺氧表现为气促伴胸痛,活动后加重。需改善缺氧状态,如慢性肺病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贫血患者补充维生素B12片,必要时进行氧疗。
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可引起心肌微血管病变,导致心肌灌注不足。患者可能出现不典型胸痛,心电图改变与症状不符。治疗需控制血糖血压,使用尼可地尔片改善微循环,配合盐酸曲美他嗪片优化心肌能量代谢。
心肌缺血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适量有氧运动如快走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若出现持续胸痛超过20分钟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须立即就医。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