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额窦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额窦骨折通常由外伤撞击、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头痛、鼻出血、视力模糊等症状。
无明显移位或轻微骨折可采取保守治疗。患者需卧床休息1-2周,避免剧烈运动及擤鼻动作,防止骨折端移位。局部冷敷有助于减轻肿胀,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淤血吸收。定期复查CT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若出现脑脊液鼻漏需立即就医。
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伴有感染风险时需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鼻腔充血可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减轻症状,但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
严重移位骨折或合并脑脊液漏需行额窦前壁复位固定术,通过钛板螺钉系统重建解剖结构。合并颅底缺损时需采用筋膜瓣修补术封闭漏口。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定期冲洗窦腔防止粘连。内镜下微创手术适用于部分选择性病例。
合并颅内血肿需神经外科协同处理,硬膜外血肿可能需钻孔引流术。视力障碍者应排查视神经管骨折,必要时行视神经减压术。慢性额窦炎反复发作可能需行额窦填塞术,但可能导致额部凹陷畸形。
术后2个月内避免潜水、高空作业等气压变化活动。鼻腔冲洗每日2-3次,使用生理盐水保持窦腔清洁。恢复期出现持续头痛或发热需及时复查CT,排除骨髓炎或颅内感染可能。建议3-6个月后复查三维重建评估骨愈合情况。
额窦骨折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鼻腔分泌物。康复期间佩戴防护头盔防止二次外伤,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有助于减轻面部肿胀。严格遵医嘱进行随访,不可自行停药或提前恢复剧烈运动。若出现意识改变、剧烈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