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孩子得了疝气可通过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疝气通常由腹壁薄弱、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腹股沟或阴囊部位出现可复性肿块。
适用于1岁以下婴幼儿或轻度疝气患儿。使用疝气带局部加压可防止肠管脱出,同时避免哭闹、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保守治疗期间家长需定期观察肿块变化,若出现红肿、疼痛需立即就医。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儿童腹股沟疝的常规术式,通过3毫米切口完成操作,创伤小且恢复快。手术时间通常为20-40分钟,术后6小时即可进食。该术式复发率低于传统手术,适合双侧疝气患儿。
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无法开展腹腔镜的医疗机构,需在腹股沟作2-3厘米切口。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开放手术并发症概率略高于微创手术,但总体安全性良好。
术后24小时内需监测体温和伤口情况,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预防感染。家长应准备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术后1周避免洗澡。若发现伤口渗液或发热,需及时返院检查。
术后3个月内限制跑跳等剧烈运动,积极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疾病。日常饮食中增加西蓝花、香蕉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定期复查超声确认修复效果。
患儿术后应穿棉质透气内裤避免摩擦,饮食以易消化的粥类、蒸蛋为主,2周内避免摄入豆类等产气食物。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6个月后经医生评估方可参与体育课。家长需建立排尿排便记录,发现异常腹胀或呕吐立即就医。日常注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如鱼肉、鸡蛋等,但需控制单次食用量防止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