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琰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提升视力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补充营养、物理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实现。视力下降可能与遗传、环境、用眼过度、眼部疾病等因素有关。
保持正确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离30厘米以上。避免连续用眼超过40分钟,每40分钟休息5-10分钟,远眺绿色植物或闭目养神。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夜间使用电子设备时开启护眼模式。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环境下用眼,保证阅读照明亮度适宜。
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动物肝脏,有助于维持视网膜功能。补充叶黄素的菠菜、玉米可保护黄斑区。坚果类食物含有的维生素E能延缓眼部衰老。深海鱼类提供的欧米伽3脂肪酸对干眼症有改善作用。柑橘类水果中的维生素C可强化眼部血管。
每日进行眼球转动训练,按上下左右方向各转动10次。交替注视远近物体锻炼调节能力。手掌轻敷眼部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专业视功能训练仪器可改善调节滞后问题。中医穴位按摩睛明穴、攒竹穴等能缓解视疲劳。
假性近视可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松弛睫状肌。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改善眼疲劳。人工泪液类药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眼症状。维生素B12滴眼液营养视神经。严重近视发展可考虑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进展,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角膜屈光手术包括全飞秒激光、半飞秒激光等术式矫正近视。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适合高度近视患者。后巩膜加固术可控制病理性近视进展。白内障患者可通过人工晶体置换改善视力。手术需经专业评估,存在一定禁忌证和并发症风险。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自然光线刺激有助于延缓近视发展。定期进行专业验光检查,建立视力健康档案。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视网膜脱离。出现突然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控制高糖食品摄入,维持正常体重对视力保护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