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炎症性肠病怎么治疗

3.46万次浏览

李竹林 副主任医师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儿童炎症性肠病可通过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手术治疗、心理干预、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儿童炎症性肠病通常由遗传因素、免疫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环境刺激、感染等因素引起。

1、药物治疗

儿童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用药物包括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硫唑嘌呤片等。美沙拉嗪肠溶片适用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可缓解肠道炎症。泼尼松片用于急性期控制炎症,但需注意激素副作用。硫唑嘌呤片作为免疫抑制剂,用于维持治疗。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

2、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是儿童炎症性肠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建议采用高热量、高蛋白、低渣饮食,必要时可使用肠内营养制剂。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患儿,可能需要短期肠外营养支持。家长需定期监测患儿身高体重变化,记录饮食摄入情况,避免食用可能加重症状的食物。

3、手术治疗

当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术式包括肠段切除术、造瘘术等。手术适应证包括肠穿孔、大出血、肠梗阻等紧急情况。术后仍需继续药物治疗和营养管理,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恢复情况,定期复查肠镜。

4、心理干预

儿童炎症性肠病患儿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建议家长配合心理医生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儿建立积极心态。可通过绘画治疗、游戏治疗等适合儿童的方式缓解压力。同时家长也需接受心理辅导,学习如何正确支持患儿。

5、定期随访

定期随访对监测疾病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建议每3-6个月复查血常规、粪便钙卫蛋白等指标,每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家长需记录患儿症状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汇报。随访期间如出现发热、腹痛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儿童炎症性肠病的治疗需要长期管理,家长应帮助患儿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饮食上注意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适当进行温和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但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预防感染。治疗过程中家长需耐心陪伴,给予患儿充分情感支持,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