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病人突然血压低可能由药物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心脏疾病、脱水或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用药、补充体液、治疗原发病等方式干预。
部分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可能因剂量过大或与其他药物联用导致血压骤降。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快速起身时因自主神经调节功能障碍引发血压下降,常见于长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者。建议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穿戴弹力袜有助于改善症状,严重时可使用盐酸米多君片等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会导致心输出量急剧减少。患者可能伴随胸痛、心悸等症状,需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等药物并接受血运重建治疗。
高温环境出汗过多或腹泻呕吐导致血容量不足时,血压可能快速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需及时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充生理盐水,同时监测电解质水平。
严重感染如脓毒血症会引起血管扩张和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患者多有发热、寒战等表现,需进行血培养检查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必要时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
高血压患者日常应规律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饮食注意适量增加水分和盐分摄入,但合并心力衰竭者需控制钠盐。出现持续头晕、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时须立即就医,不可擅自停用或加倍服用降压药物。建议每3个月复查心功能及肝肾功能,根据检查结果优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