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先天性脊柱侧弯术后可能出现脊柱活动受限、神经损伤、内固定相关并发症、脊柱失平衡、术后感染等后遗症。手术矫正可改善脊柱畸形,但需关注远期功能恢复与潜在风险。
手术融合节段的脊柱将丧失生理活动度,可能影响弯腰、转身等动作。术后需通过康复训练增强代偿能力,重点强化核心肌群与髋关节灵活性。儿童患者需定期评估未融合节段的代偿性生长情况。
术中牵拉或器械压迫可能造成一过性肢体麻木、肌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能降低风险,术后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需立即排查硬膜外血肿或螺钉移位。
钛合金钉棒系统可能出现断钉、螺钉松动或移位,多见于骨骼发育未成熟患者。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影像学复查。若出现植入物周围疼痛或畸形复发,需考虑翻修手术。
矫正过度或融合节段选择不当可能导致躯干倾斜、肩骨盆不对称。术前需通过三维CT评估脊柱畸形特点,术后使用支具辅助维持平衡,严重失代偿需二次手术调整。
深部切口感染多发生于术后2-4周,表现为发热、伤口渗液伴C反应蛋白升高。需手术清创并延长抗生素使用周期,必要时暂时移除内固定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概率。
术后应坚持佩戴支具3-6个月,避免负重及脊柱扭转动作。康复期需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促进骨融合,每6个月复查全脊柱X光评估矫形效果。出现进行性背痛、身高缩短或呼吸困难需警惕假关节形成,应及时返院检查。长期随访中需关注相邻节段退变风险,维持低强度游泳、瑜伽等脊柱友好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