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如何恢复

1.91万次浏览

申家泉 主任医师

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高度近视可通过佩戴矫正眼镜、角膜塑形镜、激光手术、晶体植入术、后巩膜加固术等方式改善视力。高度近视通常由遗传因素、长期近距离用眼、眼轴过长、角膜曲率异常、巩膜变薄等原因引起。

1、佩戴矫正眼镜

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矫正方式,适合大多数高度近视患者。镜片采用高折射率材料可减少边缘厚度,建议选择非球面镜片以减少像差。需每1-2年进行验光复查,及时调整度数。高度近视合并散光者需定制散光镜片,避免因矫正不足导致视疲劳加重。

2、角膜塑形镜

夜间佩戴的特殊硬性隐形眼镜,通过暂时改变角膜曲率实现白天裸眼视力提升。适合600度以下近视且角膜条件良好的患者,需严格遵循清洁护理流程。可能出现角膜上皮损伤、干眼等并发症,需定期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

3、激光手术

包括全飞秒激光和半飞秒激光手术,通过切削角膜基质层改变屈光度。要求近视度数稳定2年以上,角膜厚度超过480微米。术后可能出现眩光、夜间视力下降,高度近视患者需评估视网膜健康状况再决定手术方案。

4、晶体植入术

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前房或后房,适合超高度近视或角膜过薄患者。常用有ICL和PRL两种类型,手术可逆且保留角膜结构。术前需检查前房深度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后需警惕青光眼和白内障风险。

5、后巩膜加固术

通过植入生物材料加强后部巩膜强度,主要用于控制儿童病理性近视进展。可延缓眼轴增长,降低视网膜脱离风险。需联合光学矫正改善视力,术后可能出现植入物排斥或感染。

高度近视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撞击,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用眼时遵循20-20-20法则。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和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控制糖分摄入。出现闪光感或视野缺损需立即就医,警惕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