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岁还没长牙怎么办

3.66万次浏览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一岁宝宝未长牙可通过观察口腔发育、补充营养、排除疾病因素、适度牙龈刺激、定期儿保检查等方式干预。乳牙萌出延迟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佝偻病、先天性缺牙症等原因有关。

1、观察口腔发育

家长需检查宝宝牙龈是否出现膨隆或发白,这是乳牙即将萌出的征兆。正常乳牙萌出时间为出生后6-36个月,下颌中切牙通常最先萌出。若牙龈无异常且宝宝饮食正常,可继续观察1-2个月。建议家长每日用干净纱布轻拭牙龈,帮助清洁并刺激牙床。

2、补充营养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磷代谢,导致牙齿发育迟缓。母乳喂养儿需每日补充维生素D滴剂400IU,配方奶喂养儿应计算奶量中维生素D含量。辅食添加应包含富含钙的酸奶、奶酪等乳制品,以及磷含量高的瘦肉、蛋黄。必要时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

3、排除疾病因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儿可能出现牙釉质发育不良,伴有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佝偻病患儿可见方颅、肋骨串珠等体征,需完善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检查。先天性缺牙症需通过口腔全景X线片确诊,此类患儿可能伴随外胚层发育不良。

4、适度牙龈刺激

使用硅胶指套牙刷按摩牙龈,每日2次,每次1-2分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提供硬度适中的磨牙饼干或冷藏牙胶,冷敷可缓解萌牙期不适。避免过度刺激导致牙龈损伤,出现红肿时应暂停按摩。

5、定期儿保检查

18月龄仍未萌牙需转诊儿童口腔科,拍摄牙片评估牙胚存在情况。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延迟需治疗原发病,如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甲减。先天性缺牙患儿需制定长期修复计划,乳牙缺失可能影响恒牙发育及颌骨生长。

家长应记录宝宝每日饮食种类及奶量,确保每日摄入600ml以上奶制品。提供条状苹果、胡萝卜等需要啃咬的食物,锻炼咀嚼功能。避免夜间频繁喂奶,奶瓶龋可能加重牙齿发育问题。每3个月测量身高体重,生长曲线异常需排查全身性疾病。若24月龄仍无乳牙萌出,需进行染色体检测排除唐氏综合征等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