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膀胱癌转移到肝脏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根治性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等。膀胱癌肝转移通常提示病情进展,需根据转移灶数量、肝功能等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对于孤立性肝转移灶且原发灶可控者,可考虑膀胱癌根治术联合肝转移灶切除术。术前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及剩余肝脏体积,术后可能联合辅助化疗。肝转移灶切除范围包括楔形切除、肝段切除或半肝切除,具体术式取决于病灶位置。
含铂类药物的全身化疗是基础方案,常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对于肝功能较差者可采用卡铂替代顺铂。肝动脉灌注化疗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常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药物。化疗可能引起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需定期监测血常规。
针对FGFR3基因突变的厄达替尼、培米替尼等靶向药物可用于二线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需联合化疗使用。使用前需进行基因检测,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靶向治疗可能出现疲劳、高血压等不良反应。
PD-1/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适用于PD-L1高表达患者。免疫治疗可能出现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等不良反应。治疗前需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治疗中需定期评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适用于无法手术的局限性肝转移灶。常规外照射可缓解骨转移疼痛等症状。放疗可能引起放射性肝损伤,需严格控制剂量。质子治疗等新技术可减少周围正常组织损伤。
膀胱癌肝转移患者需定期复查腹部CT或MRI监测疗效。治疗期间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避免饮酒及肝毒性药物,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出现黄疸、腹水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建议通过多学科会诊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根据治疗反应动态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