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伤口适度晒太阳有助于愈合,但需避免长时间暴晒。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而适度光照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过度暴晒可能导致色素沉着或延缓愈合。
适度晒太阳对伤口愈合有一定帮助。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抑制伤口表面细菌繁殖,降低感染概率。同时光照可促进皮肤微循环,加速局部新陈代谢,为伤口修复提供更多营养。建议选择清晨或傍晚阳光较弱时段,每次暴露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注意用衣物或敷料遮挡未受损皮肤。晒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汗液刺激。
长时间暴晒反而会阻碍伤口修复。强烈紫外线会损伤新生上皮细胞,导致局部脱水结痂增厚。夏季正午阳光直射可能引起晒伤,使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某些特殊部位如面部伤口过度暴晒还可能形成明显色素沉着。糖尿病患者或愈合缓慢的伤口更需严格防晒,必要时使用物理遮光措施。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是促进愈合的基础。除适度光照外,日常可用生理盐水轻柔冲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愈合期应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若出现渗液增多、红肿扩散或发热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处理。伤口完全愈合前应避免游泳、泡澡等长时间浸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