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狭窄能自愈吗

5.14万次浏览

张海洲 副主任医师

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主动脉瓣狭窄通常不能自愈,属于进行性加重的结构性心脏病变。主动脉瓣狭窄主要由先天性瓣膜畸形、风湿性心脏病、老年退行性钙化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严重者需手术干预。

主动脉瓣狭窄的核心病理改变是瓣膜开口面积减小,导致左心室向主动脉射血受阻。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活动后气促、心绞痛、晕厥等典型三联征。瓣膜一旦发生纤维化或钙化,组织无法自行修复再生,且血流冲击会持续加重瓣膜损伤。儿童先天性轻度狭窄可能随生长发育暂时缓解,但成年后多数仍会进展。

极少数特殊情况如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的瓣膜赘生物阻塞,经抗生素治疗后赘生物消失可能改善狭窄程度。但瓣膜本身的解剖结构异常或钙化病变无法逆转,需通过球囊扩张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或开胸手术解决。无症状患者也需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

建议确诊患者避免剧烈运动,控制高血压等高危因素,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感染。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评估手术时机,延迟治疗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仍需长期随访维护人工瓣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