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身上起了疙瘩还痒怎么办

4.45万次浏览

陈腊梅 副主任医师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月子里身上起了疙瘩还痒可能与产后激素变化、接触性皮炎、荨麻疹、湿疹或真菌感染有关,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冷敷止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或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

1、保持皮肤清洁

产后出汗增多或衣物摩擦可能刺激皮肤,建议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碱性肥皂。选择纯棉透气的衣物,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物。清洗后轻拍干皮肤,避免用力擦拭加重瘙痒。

2、冷敷止痒

用冷藏的生理盐水或纯净水浸湿纱布,敷在瘙痒部位5-10分钟,每日重复2-3次。低温可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但需避免直接冰敷导致冻伤。冷敷后涂抹无刺激的保湿乳液帮助修复皮肤屏障。

3、外用药物

若为过敏性皮炎或湿疹,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真菌感染可用联苯苄唑乳膏;细菌感染可用莫匹罗星软膏。涂抹前需清洁患处,薄涂一层即可,避免接触婴儿皮肤。

4、口服药物

严重瘙痒影响休息时,医生可能建议服用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哺乳期用药需评估安全性。合并感染时可能需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须严格按医嘱剂量和时间服用。

5、就医治疗

若皮疹扩散、出现脓疱或发热,需排除带状疱疹等特殊感染。皮肤科医生可能通过真菌镜检、过敏原检测明确病因,严重湿疹可能需要紫外线治疗,哺乳期禁用免疫抑制剂。

月子期间出现皮肤问题应避免抓挠,剪短指甲防止继发感染。饮食上减少海鲜、辛辣食物摄入,增加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保持卧室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湿度维持在50%左右。若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或加重,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哺乳期用药需主动告知医生喂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