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孕期水肿通常与生理性体液潴留、子宫压迫等因素有关,多数属于正常现象,少数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等病理情况相关。
随着妊娠进展,孕妇血容量增加,体内激素变化导致水钠潴留,组织间隙液体增多引发水肿。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阻碍下肢血液回流,进一步加重下肢肿胀。这类水肿多出现在孕中晚期,晨轻暮重,休息或抬高下肢后可缓解。日常需避免久站久坐,穿着宽松衣物,适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肉,减少高盐饮食。
若水肿突然加重并伴随血压升高、尿蛋白阳性,需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可导致全身小血管痉挛,血管通透性改变引发病理性水肿。胎盘功能异常或肾脏排泄障碍也可能引起体液异常积聚。这类水肿常表现为面部或全身性肿胀,按压后凹陷恢复缓慢,需立即监测血压、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必要时住院治疗。
孕期应每日监测体重增长,单周增幅超过500克需就医排查。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循环,避免穿过紧鞋袜。若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或尿量明显减少,须紧急就诊。轻度水肿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病理性水肿需严格遵医嘱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