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儿童提高免疫力可以适量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富含锌的食物、富含益生菌的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匹多莫德口服液、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玉屏风颗粒、槐杞黄颗粒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并做好饮食调理。
牛奶、鸡蛋、鱼肉等食物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能够为儿童免疫系统提供必需的氨基酸,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适量摄入有助于维持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但需注意过敏体质儿童避免食用易致敏蛋白。
西蓝花、猕猴桃、鲜枣等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中性粒细胞趋化性。维生素C还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维护皮肤黏膜屏障完整性,减少病原体侵入机会。
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等食物富含维生素A,对维持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分化起关键作用。维生素A缺乏可能导致SIgA分泌减少,适当补充有助于增强局部免疫防御功能。
牡蛎、牛肉、南瓜子等含锌量较高,锌元素参与胸腺发育和T淋巴细胞成熟过程。缺锌儿童易出现淋巴细胞减少症,适量补充可改善细胞免疫应答能力,但需注意过量可能抑制铜吸收。
酸奶、奶酪等发酵乳制品含有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功能。益生菌通过竞争性抑制致病菌定植,同时刺激分泌型IgA产生,构建肠道免疫屏障。
适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含多肽及核苷酸类物质,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该药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改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状态,使用期间需监测有无过敏反应。
用于免疫力低下合并慢性感染儿童,通过刺激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发挥作用。该药可上调Th1型细胞因子分泌,调节Th1/Th2平衡,常见剂型为溶液剂,服用时需避免与食物同服。
含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适用于病毒感染后免疫调节。能传递免疫信息给正常淋巴细胞,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对于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恢复期辅助治疗有一定效果。
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的中成药,用于表虚易感儿童。具有益气固表功效,能增加血清IgG水平,改善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
含槐耳菌质、枸杞子等成分,适用于气阴两虚型免疫力低下。可促进IL-2和干扰素-γ分泌,增强NK细胞活性,服用时需注意糖尿病患者慎用,可能出现轻微消化道反应。
家长应为儿童制定规律作息时间表,保证每天10-12小时睡眠。每日进行30-60分钟户外活动,接触阳光促进维生素D合成。注意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培养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定期接种疫苗。出现持续发热、反复感染等症状时需及时儿科就诊,不可自行长期使用免疫调节药物。饮食应做到荤素搭配,每周摄入15种以上食物,避免偏食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