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小孩拉大便带血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肛周清洁、使用药物、就医检查、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大便带血可能由肛裂、肠息肉、过敏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套叠等原因引起。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大便,可适量食用西蓝花、燕麦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肠道黏膜刺激。每日保证充足饮水量,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水。
排便后使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使用粗糙纸巾擦拭。可涂抹凡士林保护肛周皮肤。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肛周是否有裂口或红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肛裂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缓解疼痛。细菌感染引起的便血可能需要头孢克肟颗粒。过敏性肠炎可考虑蒙脱石散。所有药物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不可自行给药。
持续便血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通过粪便常规、肠镜等检查明确病因。肠息肉可能需内镜下切除,肠套叠需空气灌肠复位。家长应记录孩子便血频率、颜色及伴随症状供医生参考。
严重肠息肉或顽固性肠套叠可能需腹腔镜手术。术后需流质饮食过渡,逐步恢复普通饮食。家长要遵医嘱做好伤口护理,定期复查确保恢复情况。
发现孩子便血时家长应保持冷静,记录便血特征和频次。日常注意培养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蹲。选择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若便血伴随呕吐、腹痛或精神萎靡需立即急诊。恢复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密切观察排便情况,有任何异常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