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九个月宝宝发烧后身上出现红疹可能是幼儿急疹的表现。幼儿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常见于6-24个月婴幼儿,典型表现为高热3-5天后热退疹出,皮疹呈玫瑰红色斑丘疹,多从躯干开始蔓延至四肢,通常无瘙痒感。其他可能原因包括麻疹、风疹、手足口病、药物过敏或湿疹等。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用药。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多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39-40℃,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随后出现直径2-5毫米的玫瑰色斑丘疹,按压褪色,皮疹多先出现在躯干后扩散至颈部和四肢,24小时内出齐,1-3天自行消退。患儿可能伴有轻微咳嗽、腹泻或淋巴结肿大,但一般精神状态良好。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高热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无须特殊抗病毒治疗。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发热3-4天后出现红色斑丘疹,从耳后发际开始蔓延至全身,皮疹可融合成片,伴有结膜炎、流涕和口腔科氏斑。患儿多有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症状。确诊后需隔离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配合维生素A软胶囊辅助治疗。家长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肺炎、脑炎等并发症。
风疹由风疹病毒感染所致,表现为低热1-2天后出现淡红色斑疹,先见于面部后迅速遍及全身,伴有耳后和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较麻疹细小且消退快,通常3天内消失。患儿可遵医嘱使用板蓝根颗粒辅助治疗,孕妇接触患儿有致畸风险需特别注意。家长应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抓挠。
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型或肠道病毒71型引起,除发热外特征性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和红色丘疹,臀部也可能受累。轻症可自愈,重症可能出现脑炎等并发症。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缓解口腔疼痛,配合康复新液促进皮肤修复。家长需注意患儿饮食宜温凉流质,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发热期间服用的退热药或抗生素可能引起药物性皮疹,表现为用药后出现的红色斑丘疹或荨麻疹样皮疹,多伴有瘙痒,严重者可出现面部肿胀或呼吸困难。常见致敏药物包括青霉素V钾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发现过敏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必要时需急诊处理过敏反应。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皮疹变化及是否出现呕吐、抽搐等异常表现。保持室内通风,衣着宽松透气,用温水轻柔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发热期间适当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量,补充水分。皮疹未明确诊断前避免接触其他婴幼儿。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服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若皮疹持续超过3天不消退、伴随高热不退或出现嗜睡、呼吸急促等症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