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黄疸高怎么办

6646次浏览

刘晗 副主任医师

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新生宝宝黄疸高可通过蓝光照射、药物治疗、喂养调整、晒太阳、换血治疗等方式治疗。新生宝宝黄疸高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疾病、感染、遗传代谢病等原因引起。

1、蓝光照射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将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便于排出体外。该方法适用于胆红素水平较高但未达到换血标准的宝宝。治疗期间需遮盖眼睛和会阴部,避免光损伤。蓝光照射通常需要持续24-48小时,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常用药物包括茵栀黄颗粒、苯巴比妥片、白蛋白注射液等。茵栀黄颗粒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作用,适用于轻中度黄疸。苯巴比妥片可诱导肝酶活性,促进胆红素代谢。白蛋白注射液能结合游离胆红素,预防胆红素脑病。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喂养调整

增加喂养频次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泄,建议每2-3小时喂养一次。母乳喂养的宝宝若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可考虑暂停母乳3天观察黄疸变化。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应保证足够奶量摄入。喂养不足会导致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加重黄疸程度。家长需记录宝宝每日大小便次数和量,评估喂养是否充足。

4、晒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助于胆红素分解,适合轻度黄疸的家庭辅助治疗。建议选择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阳光温和时段,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晒太阳时需注意保护眼睛,避免阳光直射,同时防止着凉或晒伤。该方法效果有限,不能替代医疗干预,需结合医生建议使用。

5、换血治疗

换血治疗适用于重度黄疸或出现胆红素脑病征兆的宝宝,可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该方法主要用于溶血性疾病引起的黄疸,如ABO溶血或Rh溶血。换血过程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存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风险。治疗后仍需继续监测胆红素水平,防止反弹。

家长需每日观察宝宝皮肤黄染范围和程度,记录吃奶、睡眠、大小便情况。保持室内光线充足便于观察黄疸变化,注意宝宝皮肤清洁和脐部护理。母乳喂养的妈妈应饮食清淡,避免进食可能加重黄疸的食物。若发现宝宝精神差、拒奶、肌张力异常等表现,应立即就医。出院后遵医嘱定期复查胆红素,直至黄疸完全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