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婴儿肚子痛老哭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热敷、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婴儿肚子痛通常由喂养不当、肠胀气、肠绞痛、胃肠炎、肠套叠等原因引起。
喂养不当是婴儿肚子痛的常见原因,可能与喂奶过快、奶嘴孔过大、喂奶后未拍嗝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喂奶时保持婴儿头部略高于身体,喂奶后竖抱拍嗝10-15分钟。母乳喂养的母亲需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等。配方奶喂养需按标准比例冲泡,避免过浓或过稀。
肠胀气引起的腹痛可通过腹部按摩缓解。家长需洗净双手并搓热,以婴儿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配合屈膝压腹动作帮助排气。按摩时可使用婴儿专用按摩油,避开刚进食后的时段。肠胀气多发生在傍晚,可能伴随哭闹、蹬腿、面部涨红等症状,通常3-4月龄后会自行缓解。
热敷适用于肠痉挛引起的腹痛。家长可用40℃左右温水浸湿毛巾拧干,隔一层衣物敷在婴儿腹部,每次不超过10分钟。注意避免烫伤,可配合飞机抱姿势缓解疼痛。肠痉挛可能与肠道发育不完善、温度变化有关,表现为突发性哭闹、双腿蜷缩,发作时婴儿可能拒绝进食但无发热症状。
严重肠绞痛或胃肠炎需遵医嘱使用药物。西甲硅油乳剂可缓解肠胀气,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蒙脱石散用于腹泻型胃肠炎。使用药物前需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细菌性胃肠炎可能伴随发热、腹泻,病毒性胃肠炎多为水样便,需注意预防脱水。
持续哭闹超过2小时、呕吐胆汁样物、血便或腹部包块需立即就医排除肠套叠等急症。就医时需向医生描述疼痛发作时间、伴随症状、排便情况。肠套叠好发于4-10月龄,表现为阵发性哭闹、果酱样大便,腹部超声可确诊,空气灌肠是常用治疗方法。
家长需记录婴儿哭闹时间、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观察是否伴随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保持婴儿腹部保暖,避免着凉。母乳喂养母亲应饮食清淡,减少油腻及刺激性食物摄入。配方奶喂养需确保奶瓶奶嘴清洁消毒,冲泡水温适宜。日常可做被动操促进肠道蠕动,避免过度包裹导致腹部受压。如哭闹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