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坐月子腰疼可通过热敷按摩、调整姿势、适度活动、补充营养、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坐月子腰疼通常由肌肉劳损、缺钙、受凉、盆腔充血、腰椎病变等原因引起。
产后腰肌因分娩用力易出现劳损,可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腰部15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配合轻柔按摩能放松竖脊肌,缓解痉挛疼痛。注意避免用力过度或直接按压脊柱,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若存在会阴伤口需避开经期操作。
哺乳时保持腰部直立,使用哺乳枕减轻腰椎压力。避免长时间弯腰换尿布,可选用可调节高度的尿布台。卧床时选择硬板床,侧卧位时双腿间夹枕头保持骨盆中立位。
产后2周起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每日3组每组10次。3周后逐步增加猫式伸展等低强度瑜伽动作,每次不超过15分钟。禁止提重物或剧烈扭转腰部,活动以轻微出汗为宜。
每日摄入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补充钙质,搭配维生素D3促进吸收。增加牛肉、菠菜等富含铁元素食物,改善因贫血加重的肌肉缺氧性疼痛。控制盐分摄入避免水钠潴留加重水肿。
持续性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镇痛,哺乳期安全剂量为每6小时500mg。存在明显缺钙时需配合碳酸钙D3片,合并神经压迫症状可能需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禁用布洛芬等可能影响乳汁分泌的药物。
产后6周内应避免久坐久站,使用护腰分担腰椎压力。注意腰腹部保暖,空调房内可穿戴棉质护腰。如出现下肢麻木、排尿困难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排查椎间盘突出或盆腔炎症。定期进行盆底肌功能评估,产后42天复查时完善骨密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