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高烧怎么物理降温

8442次浏览

何洁 副主任医师

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儿童发高烧可通过温水擦浴、退热贴冷敷、调节室温、补充水分、减少衣物等方式物理降温。高热通常由感染性因素或非感染性因素引起,建议家长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或伴随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

1、温水擦浴

使用32-34℃温水浸湿毛巾,拧至半干后擦拭儿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浴,酒精可能经皮肤吸收导致中毒,冰水会引发寒战反而升高体温。每次擦浴持续10-15分钟,间隔30分钟可重复进行。

2、退热贴冷敷

将退热贴敷于儿童前额或太阳穴处,利用凝胶层水分蒸发实现局部降温。选择不含薄荷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避免引起皮肤过敏。每4-6小时更换一次,若出现皮肤发红或瘙痒应立即停用。冷敷期间需观察儿童是否出现寒战等不适反应。

3、调节室温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之间,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冷风直吹。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维持空气流通。湿度控制在50%-60%可减少呼吸道不适,可使用加湿器或悬挂湿毛巾增加湿度。夜间睡眠时可适当调高室温1-2℃。

4、补充水分

每15-20分钟给予少量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24小时饮水量按每公斤体重80-100毫升计算。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频率,配方奶喂养者可适当稀释奶粉浓度。观察排尿量及尿液颜色,若4小时无排尿或尿液呈深黄色需警惕脱水。

5、减少衣物

去除过多衣物及包被,仅保留单层纯棉透气衣物。避免使用电热毯或暖宝宝等加热设备,禁止捂汗退热。监测手脚温度,若出现四肢冰凉提示可能存在循环不良,需搓热四肢后再行降温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汗湿衣物需及时更换。

物理降温期间建议家长每30分钟复测体温,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需配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等退热药物。注意观察儿童精神状态,出现嗜睡、抽搐、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应提供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机体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