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小孩头疼可通过热敷额头、补充水分、调整作息、按摩太阳穴、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小孩头疼通常由睡眠不足、脱水、鼻窦炎、偏头痛、脑膜炎等原因引起。
用温热毛巾敷于前额10-15分钟,有助于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因受凉或紧张性头痛引起的太阳穴胀痛,操作时需注意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避免烫伤。若孩子抗拒热敷,可改用冷敷减轻血管扩张导致的搏动性疼痛。
分次饮用200-300毫升温水能改善因脱水导致的头部闷痛。学龄期儿童每日需饮水1-1.5升,婴幼儿按体重每公斤补充100毫升。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提示需增加补液量,可配合口服补液盐调节电解质平衡。
保证每日9-11小时连续睡眠,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作息紊乱会引发儿童紧张性头痛,表现为双侧压迫感。建议家长建立固定就寝流程,午休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长期睡眠不足可能诱发偏头痛发作。
用指腹以画圈方式轻柔按压双侧太阳穴3-5分钟,配合深呼吸可缓解肌肉紧张。适用于用眼过度或鼻塞引起的反射性头痛,操作时使用婴儿润肤油减少摩擦。若合并呕吐或畏光症状应立即停止按摩。
细菌性鼻窦炎可选用阿莫西林颗粒,病毒性感染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镇痛。颅内压增高需静脉注射甘露醇注射液,偏头痛急性期可用佐米曲普坦鼻喷雾剂。家长不可自行使用成人止痛药,所有药物需按公斤体重精确计算剂量。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二手烟、强烈光线等刺激因素。记录头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若每周超过2次或持续1小时以上需排查视力问题、贫血等潜在病因。急性发作期可尝试在安静环境中闭目休息,日常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香蕉、燕麦等。出现喷射性呕吐、颈部僵硬或意识改变时须立即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