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宝宝睡觉喉咙有痰呼呼响可通过保持环境湿润、调整睡姿、拍背排痰、遵医嘱用药、雾化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症状可能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环境干燥等原因引起。
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空调或暖气直吹,可在房间放置一盆清水辅助增湿。干燥空气会刺激黏膜导致痰液黏稠,适当湿度能减少喉咙异响。家长需每日清洁加湿器,防止细菌滋生。
将宝宝头部垫高15-30度,采用侧卧位可减少分泌物倒流。避免仰卧姿势防止舌根后坠加重呼噜声。对于婴儿,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专用斜坡垫,不可使用普通枕头以防窒息风险。体位改变能缓解喉部气流通过时的振动。
餐后1小时或雾化后,家长将手掌空心状由下向上轻拍宝宝背部,每次5-10分钟。重点叩击肩胛骨区域,通过震动促进气管纤毛运动排痰。操作时避开脊柱和肾脏区域,力度以宝宝无不适为宜。痰液松动后可用吸鼻器辅助清理鼻腔。
细菌感染时可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过敏因素需配合氯雷他定糖浆;痰液黏稠可选用氨溴索口服溶液。家长须严格按医生指导用药,禁止自行调整剂量。药物需与益生菌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影响疗效。
医生可能开具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生理盐水雾化,减轻气道炎症和水肿。使用面罩式雾化器时,家长需确保宝宝安静配合,每次吸入10-15分钟。雾化后及时洗脸漱口,观察有无心悸或震颤等不良反应。严重气道狭窄需住院进行氧驱动雾化。
家长应每日记录宝宝痰液颜色和呼吸频率,白色黏痰多为生理性,黄绿色痰提示感染。哺乳期母亲需避免辛辣饮食,人工喂养宝宝可少量多次喂温水。若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拒食或发热超过38.5℃,需立即急诊处理。长期症状不缓解应排查是否存在腺样体肥大或支气管发育异常,必要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