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胆结石疼痛与胃痛可通过疼痛部位、诱因、伴随症状等特征进行区分。胆结石疼痛多位于右上腹或中上腹,常因高脂饮食诱发,可能伴随黄疸、发热;胃痛多位于中上腹或左上腹,与饮食不规律相关,可能伴随反酸、嗳气。
胆结石疼痛通常表现为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胀痛,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发作时可能伴随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或尿色加深。高脂肪餐后疼痛加剧是典型特征,夜间发作概率较高,严重时可引发寒战高热。胆囊炎症刺激膈神经可能导致右肩部牵涉痛,按压右上腹肋缘下有明显压痛,深吸气时疼痛加重的墨菲征阳性具有诊断意义。
胃痛多呈现隐痛、灼痛或胀痛,疼痛区域集中在剑突下方,常与空腹或餐后特定时间相关。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空腹时发作,进食可缓解;胃溃疡疼痛则多见于餐后半小时出现。胃食管反流引发的疼痛可能伴随胸骨后烧灼感,平卧位症状加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疼痛通常无规律性,可能伴有早饱感或餐后腹胀,情绪紧张时症状明显。
建议记录疼痛发作的时间规律、诱因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胆结石患者需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胃痛患者应规律进食并减少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持续剧烈疼痛、呕血黑便或皮肤黄染,须立即就医进行腹部B超、胃镜等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