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擤鼻涕耳朵疼可能与鼻腔压力传导、咽鼓管功能异常、中耳炎、鼻窦炎、外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擤鼻方式、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用力擤鼻涕时鼻腔内压力骤增,可能通过咽鼓管传导至中耳腔,导致鼓膜受压产生疼痛。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短暂性耳闷胀痛,改变擤鼻方式后多可自行缓解。建议采取单侧交替擤鼻,避免同时捏紧双侧鼻孔用力。
感冒或过敏时咽鼓管黏膜水肿,擤鼻涕可能加重咽鼓管阻塞,导致中耳负压引发疼痛。常伴随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可尝试吞咽或打哈欠动作帮助开放咽鼓管,必要时需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雾剂等减充血剂改善通气。
急性中耳炎患者擤鼻涕时可能加剧中耳腔压力变化,诱发锐痛或跳痛。多与细菌感染有关,可能伴随发热、耳道流脓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治疗,严重者需鼓膜穿刺引流。
鼻窦炎患者鼻黏膜充血肿胀,擤鼻涕时可能诱发放射性耳痛。通常伴有黄绿色脓涕、面部压痛等症状。可选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配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炎症。若症状持续需考虑鼻窦CT检查。
不当使用挖耳工具或外力撞击后,外耳道或鼓膜存在损伤时,擤鼻涕可能加重耳部疼痛。需避免耳道进水,防止继发感染。如发现听力明显下降或耳道出血,应及时进行耳内镜检查排除鼓膜穿孔。
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可减少分泌物蓄积。擤鼻涕时采取张口姿势,减轻对咽鼓管的压力冲击。若耳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眩晕、高热等症状,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排查乳突炎等严重并发症。冬季注意耳部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外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