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肛门边上长了个小包碰到疼可能与痔疮、肛周脓肿、毛囊炎、肛瘘或皮脂腺囊肿有关。肛门周围的小包伴疼痛通常由局部感染、炎症或静脉曲张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或手术等方式干预。
痔疮是肛门周围静脉丛曲张形成的柔软包块,可能与久坐、便秘或妊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时疼痛、出血或肛门坠胀感。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外用药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行痔切除术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肛周脓肿是肛腺感染导致的化脓性病变,可能与免疫力低下或肛窦炎有关,常伴随剧烈跳痛、发热和局部红肿。早期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形成脓液后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
毛囊炎是肛门周围毛囊细菌感染引起的红色丘疹,多因局部清洁不足或摩擦导致,表现为触痛性小脓疱。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抗感染,日常需保持会阴干燥并避免抓挠。
肛瘘多为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慢性管道,可能与克罗恩病或结核感染有关,症状包括反复流脓、瘙痒和硬结。确诊后需行肛瘘挂线术或瘘管切除术,术后配合高锰酸钾坐浴促进愈合。
皮脂腺囊肿是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的囊性肿物,继发感染时会出现压痛和红肿。较小囊肿无须处理,感染期可外用红霉素软膏,较大囊肿需行囊肿摘除术。
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肛门并更换棉质内裤,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及长时间久坐。若包块持续增大、出现发热或排便困难,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自行挤压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