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腹部压痛可能由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肌肉骨骼问题或炎症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可引起上腹部压痛,常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肠炎、阑尾炎等肠道疾病多表现为中下腹压痛,可能伴随腹泻、发热。胆囊炎、胰腺炎等肝胆胰疾病会导致右上腹或中上腹压痛,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
肾结石、肾炎等肾脏疾病可引起腰部或侧腹部压痛,可能伴有血尿、排尿困难。膀胱炎、前列腺炎等下尿路疾病多表现为下腹部压痛,常伴随尿频、尿急等排尿症状。
女性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可导致下腹部压痛,可能伴有月经异常、阴道分泌物改变。宫外孕破裂会引起突发性剧烈下腹痛,属于妇科急症。
腹壁肌肉拉伤、肋软骨炎等可引起局部压痛,疼痛在活动或按压时加重。脊柱问题如腰椎间盘突出也可能引起牵涉性腹部压痛。
腹膜炎表现为全腹压痛伴肌紧张,是外科急症。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压痛。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可能引起腹部压痛。
出现腹部压痛时应注意观察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建议记录症状特点及时就医。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作息。女性需注意经期卫生,有性生活者应定期妇科检查。适度运动增强腹部肌肉力量,但需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导致拉伤。如压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特别是伴随发热、呕吐、便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