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胆囊炎和胃炎是两种不同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病因及典型症状。胆囊炎是胆囊的炎症,通常由胆结石或细菌感染引起;胃炎则是胃黏膜的炎症,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或饮食不当有关。
胆囊炎发生在胆囊,位于右上腹肝脏下方,负责储存和浓缩胆汁。胃炎发生在胃部,主要影响胃黏膜层,可能涉及胃窦、胃体等区域。胆囊炎疼痛多集中于右上腹并向右肩放射,胃炎疼痛常位于上腹部正中或偏左。
胆囊炎多因胆结石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淤积引发感染,细菌感染或胆囊收缩功能障碍也可致病。胃炎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酗酒、应激或自身免疫反应也可能损伤胃黏膜。
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出现右上腹剧痛、发热、恶心呕吐,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可能伴黄疸。胃炎以烧心、上腹隐痛、嗳气、食欲减退为主,严重时可出现呕血或黑便,症状多与空腹或进食刺激性食物相关。
胆囊炎诊断依赖腹部超声检查胆结石,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和肝功能异常。胃炎需通过胃镜观察黏膜病变,幽门螺杆菌检测包括尿素呼气试验或胃黏膜活检,血液检查可能显示贫血或炎症指标变化。
胆囊炎轻症可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控制感染,严重者需胆囊切除术。胃炎治疗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四联疗法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保护胃黏膜的枸橼酸铋钾颗粒,以及调整饮食结构。
胆囊炎和胃炎患者均需避免高脂、辛辣食物,戒烟限酒,规律进食。胆囊炎术后应逐步适应低脂饮食,胃炎患者可少食多餐,适当食用山药、南瓜等保护胃黏膜的食物。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呕血、剧烈腹痛,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