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内翻足的分型有哪些

4.67万次浏览

侯勇 主任医师

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马蹄内翻足的分型主要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神经源性马蹄内翻足、姿势性马蹄内翻足、获得性马蹄内翻足和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等类型。

1、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出生时即存在的足部畸形,可能与胎儿宫内体位异常、遗传因素或胚胎发育异常有关。表现为足部内翻、内收和跖屈,常伴随跟腱挛缩和胫骨内旋。早期可通过手法矫正、石膏固定或支具治疗,严重者需行跟腱延长术或软组织松解术。

2、神经源性马蹄内翻足

神经源性马蹄内翻足多由脑瘫、脊髓脊膜膨出或周围神经损伤导致,因肌肉张力失衡引发足部畸形。典型特征为足下垂内翻,可能伴随肌力减退或痉挛。治疗需针对原发病,结合肉毒素注射、矫形器或肌腱转移术,改善功能。

3、姿势性马蹄内翻足

姿势性马蹄内翻足与胎儿宫内压迫有关,出生后足部柔软,被动矫正可达正常位置。表现为轻度内翻和跖屈,无骨骼结构异常。多数通过手法牵拉、按摩或短期石膏固定可恢复,极少需要手术干预。

4、获得性马蹄内翻足

获得性马蹄内翻足继发于创伤、感染或长期制动,如跟骨骨折后畸形愈合或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足部畸形进展缓慢,可能伴关节僵硬。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跟骨截骨术、关节融合术或Ilizarov技术矫正。

5、特发性马蹄内翻足

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病因不明,多见于青少年,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足部渐进性畸形。可能与肌肉力量失衡或韧带松弛有关。轻症可用定制矫形鞋,重症需行肌腱松解、骨性手术或三关节融合术。

马蹄内翻足患者应尽早就医评估分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日常注意观察步态变化,避免穿不合脚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