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牙膏对痔疮通常没有治疗作用,可能暂时缓解瘙痒但存在刺激风险。痔疮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温水坐浴、外用痔疮膏、口服消肿药物、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等。
牙膏中的薄荷醇等成分可能通过清凉感暂时减轻痔疮瘙痒,但牙膏并非医用制剂,其高渗透压和摩擦剂可能破坏肛门黏膜屏障,加重灼痛或引发接触性皮炎。部分含氟牙膏的刺激性更强,可能诱发局部过敏反应。临床常见的无效尝试还包括用肥皂、盐水等非专业物品清洁患处,这些行为可能干扰肛门正常菌群平衡。
规范治疗需针对痔疮类型选择方案。血栓性外痔急性期可用地奥司明片配合复方角菜酸酯栓;内痔出血可采用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脱垂性痔疮可考虑橡胶圈套扎术。日常护理应保持排便通畅,每次便后用38-40℃温水清洗肛门,避免久坐久蹲。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痔核嵌顿,应及时至肛肠科就诊。
痔疮患者应避免自行使用非适应证物品处理患处,牙膏等日化品未经过无菌处理,其化学成分可能造成黏膜损伤。建议选择专用于肛周的湿巾或医用敷料清洁,饮食上增加全谷物和西梅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坐浴时可加入无刺激性的皮肤清洁溶液,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