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杰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神经外科
预防颅脑损伤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改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佩戴安全头盔、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等。颅脑损伤通常由交通事故、跌倒、运动意外等外部冲击引起,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或导致长期功能障碍。
1、佩戴安全头盔:在进行高风险活动如骑行、滑雪、攀岩或驾驶摩托车时,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头盔能显著降低颅脑损伤的风险。头盔的设计可以有效吸收冲击力,保护头部免受直接撞击。
2、遵守交通规则:交通事故是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驾驶时系好安全带,避免超速、酒驾和疲劳驾驶。行人应遵守交通信号,过马路时注意观察车辆,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3、增强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环境安全,避免在湿滑或不平整的地面行走,尤其是在老年人和儿童中,跌倒可能导致严重的颅脑损伤。家庭中应安装防滑垫、扶手等设施,减少跌倒风险。
4、运动防护:参与接触性运动如足球、篮球或拳击时,佩戴适当的护具,并学习正确的运动技巧,避免头部受到直接撞击。教练和运动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对颅脑损伤的认知和预防能力。
5、健康管理: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有助于减少跌倒风险。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影响平衡或协调能力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或视力问题。
预防颅脑损伤需要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通过加强防护措施、提高安全意识和改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和运动员,更应重视预防措施的实施,确保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