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补钙吃什么钙片

7934次浏览

申剑 主任医师

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儿童补钙可遵医嘱选择碳酸钙D3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乳酸钙颗粒、醋酸钙颗粒、牡蛎碳酸钙颗粒等钙剂。儿童缺钙可能与饮食不均衡、维生素D缺乏、胃肠吸收障碍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孩子年龄、缺钙程度及体质选择合适的钙剂,避免盲目补充。

一、食物

1、牛奶及乳制品

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是天然钙源,每100毫升牛奶约含钙100-120毫克,且含有促进钙吸收的乳糖和酪蛋白磷酸肽。建议家长每日为孩子提供300-500毫升牛奶,乳糖不耐受儿童可选择无乳糖牛奶或酸奶。搭配维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深海鱼,有助于提升钙吸收率。

2、豆制品

豆腐、豆浆、腐竹等大豆制品含钙量较高,100克北豆腐约含钙138毫克。建议选择石膏豆腐或卤水豆腐,其钙含量高于内酯豆腐。家长可将豆制品与蔬菜搭配烹饪,如豆腐炖鱼、香干炒青菜,避免与高草酸蔬菜如菠菜同食影响钙吸收。

3、深绿色蔬菜

芥菜、油菜、苋菜等深绿色蔬菜钙含量可达50-200毫克/100克,且富含维生素K促进钙沉积。建议焯水后凉拌或急火快烹,减少草酸对钙的影响。家长可将蔬菜切碎加入蛋羹或粥中,提高挑食儿童的摄入量。

4、坚果种子

芝麻、杏仁、榛子等坚果种子含钙量丰富,20克芝麻约含钙160毫克。建议家长将坚果磨粉加入米糊或面食,3岁以下儿童需防止呛咳。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可提升植物性钙的吸收利用率。

5、海产品

虾皮、小鱼干、紫菜等海产品钙含量突出,10克虾皮含钙约200毫克。建议将虾皮研磨成粉作为调味料,或制作紫菜蛋花汤。对海鲜过敏的儿童需谨慎食用,家长应注意选择低盐产品避免钠摄入过量。

二、药物

1、碳酸钙D3颗粒

适用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或饮食摄入不足的儿童,每包含碳酸钙750毫克与维生素D3 100单位。该制剂含钙量高且添加维生素D,但可能引起便秘,胃酸缺乏儿童吸收率较低。建议餐后服用,避免与富含植酸的食物同服。

2、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

常用于婴幼儿及胃肠功能较弱的儿童,每10毫升含葡萄糖酸钙1克。溶液剂型更易被儿童接受,吸收不需依赖胃酸,但单次补钙量较少。建议分次服用,服用后避免立即进食高纤维食物,与维生素D制剂联用效果更佳。

3、乳酸钙颗粒

适合轻度缺钙或作为长期补充剂,乳酸钙的生物利用度较高,对胃肠刺激小。每包含乳酸钙0.5克,可溶于温水或果汁中服用。乳糖不耐受儿童需谨慎使用,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影响铁、锌等矿物质吸收。

4、醋酸钙颗粒

适用于需限制磷摄入的慢性肾病儿童,醋酸钙可结合肠道中的磷减少吸收。每包含醋酸钙0.667克,需在餐中嚼服。用药期间需监测血钙、血磷水平,不可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同服,可能影响药物吸收。

5、牡蛎碳酸钙颗粒

采用海洋牡蛎壳提取的天然钙源,含钙量高且含多种矿物质。每包含钙300毫克,适合对合成钙剂不耐受的儿童。部分儿童可能出现海鲜过敏反应,家长需观察服用后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症状。

儿童补钙应优先通过饮食调整,每日保证500毫升奶制品、1份豆制品及适量深色蔬菜的膳食结构。补充钙剂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过量导致便秘、肾结石等风险。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每日晒太阳20-30分钟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若孩子出现多汗、夜惊、出牙延迟等缺钙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测血钙、骨密度等指标,不可自行长期大剂量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