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鼻咽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鼻咽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缓解鼻咽部干燥,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增加湿度。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减少对鼻咽黏膜的损伤。多喝温水可以稀释分泌物,减轻咽喉不适感。适当休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病毒感染引起的鼻咽炎可使用利巴韦林颗粒进行抗病毒治疗。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过敏性鼻咽炎可选用氯雷他定片或西替利嗪滴剂缓解症状。胃食管反流导致的鼻咽炎需配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控制胃酸。
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能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黏膜水肿。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常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雾化。咽喉部超短波治疗具有消炎镇痛作用,适用于慢性鼻咽炎患者。
风热型鼻咽炎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疏风清热,风寒型适用通宣理肺丸。针灸治疗选取合谷、列缺等穴位,能缓解鼻塞咽痛症状。中药雾化使用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抗炎消肿功效。耳穴贴压选取咽喉、肺等反射区进行刺激。
腺样体肥大导致的慢性鼻咽炎需行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偏曲引起的结构性鼻咽炎可考虑鼻中隔矫正术。对于顽固性鼻咽炎,必要时可施行鼻咽部黏膜下消融术。术后需配合抗感染治疗和鼻腔冲洗护理。
鼻咽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等。戒烟限酒,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后受凉。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听力下降、持续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慢性鼻咽炎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