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女性尿路感染可能由生理结构异常、卫生习惯不良、性生活频繁、免疫力下降、泌尿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尿路感染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女性尿道较短且靠近肛门,细菌容易通过尿道口进入膀胱。先天性尿道狭窄或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结构异常会增加感染概率。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若反复感染需排查结构问题,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
长时间憋尿、饮水不足、使用劣质卫生巾等习惯会导致细菌滋生。经期护理不当可能引发上行感染。建议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及时更换卫生用品。出现症状时可遵医嘱服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或三金片等药物。
性行为可能将外部细菌带入尿道,性生活后未及时排尿易诱发感染。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减少更易发病。建议同房前后清洁外阴并排尿,必要时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调节菌群。反复发作者需排除伴侣交叉感染。
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会导致免疫功能受损,增加感染风险。妊娠期激素变化也易引发尿路感染。需控制基础疾病,增强体质。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银花泌炎灵片治疗。
膀胱结石、肾盂肾炎等疾病会破坏尿路防御机制。神经源性膀胱导致排尿不畅时细菌易滞留。需治疗原发病,急性期可使用热淋清颗粒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严重梗阻者可能需手术干预。
预防尿路感染需保持每日足量饮水,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性活动后及时排尿。出现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绝经后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黏膜防御功能。反复感染者建议完善尿培养、泌尿系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