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尿毒症可能由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原因引起。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表现,通常伴随少尿、水肿、乏力等症状,需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方式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能与链球菌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治疗需控制血压和蛋白尿,常用药物包括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长期病情进展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持续下降,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微血管病变相关,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出现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治疗需严格控糖,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片、胰岛素注射液、羟苯磺酸钙胶囊等。持续高血糖状态会加速肾小球硬化,是尿毒症的常见病因。
高血压肾病由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硬化,可能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等症状。治疗需优先降压,常用药物包括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呋塞米片等。持续高血压会损伤肾单位,造成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
多囊肾属于遗传性疾病,与PKD1/PKD2基因突变有关,表现为双肾多发囊肿和进行性增大。治疗以控制并发症为主,可用托伐普坦片、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等缓解症状。囊肿增生会逐渐压迫正常肾组织,最终导致肾功能丧失。
梗阻性肾病常因尿路结石、肿瘤压迫等因素引起尿液排出受阻,可能伴随肾积水、反复尿路感染。治疗需解除梗阻,必要时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碳酸氢钠片等药物。长期尿路梗阻会造成肾实质萎缩,进而引发尿毒症。
尿毒症患者需严格限制蛋白质和盐分摄入,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000毫升以内,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等。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肌酐指标,根据医嘱进行透析治疗。注意预防感染,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避免过度增加肾脏负担。出现恶心、皮肤瘙痒等新发症状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