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气到发抖通常由情绪激动引发生理反应或潜在疾病导致,主要有情绪性震颤、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焦虑症、帕金森病等原因。
强烈愤怒或恐惧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刺激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导致肌肉不自主收缩引发颤抖。这种生理性震颤多持续数分钟,伴随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可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缓解,无须特殊治疗。
血糖低于3.9mmol/L时,中枢神经系统能量供应不足会导致肢体震颤,常伴冷汗、头晕。可能与未按时进食、糖尿病用药过量等因素有关。需立即进食含糖食物,糖尿病患者应监测血糖并调整胰岛素用量。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代谢,引发手抖、心悸、体重下降等症状。可能与格雷夫斯病、甲状腺结节等因素有关。需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或丙硫氧嘧啶片,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病理性焦虑发作时,过度换气会导致血钙降低引发肌肉震颤,常伴窒息感、濒死感。可能与遗传、长期压力等因素有关。可遵医嘱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焦虑药物,配合认知行为治疗。
黑质多巴胺神经元退化会导致静止性震颤,多从单侧手指开始呈搓丸样动作。可能与年龄、环境毒素等因素有关。需使用多巴丝肼片、盐酸普拉克索片等药物延缓病情,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
日常应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学习正念呼吸等放松技巧。若频繁出现不明原因发抖,或伴随意识障碍、持续呕吐等症状,需及时排查神经系统或代谢性疾病。注意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限制咖啡因摄入,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