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憋不住尿是什么原因

2.81万次浏览

黄钟明 副主任医师

黄钟明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泌尿外科

女性憋不住尿可能与盆底肌松弛、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系统疾病、妊娠分娩等因素有关。憋不住尿在医学上称为尿失禁,主要表现为咳嗽或打喷嚏时漏尿、尿急、尿频等症状,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盆底肌松弛

盆底肌松弛是女性尿失禁的常见原因,可能与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下降、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盆底肌松弛会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在腹压突然增加时出现漏尿。盆底肌松弛患者可表现为咳嗽或打喷嚏时漏尿、尿急等症状。盆底肌松弛患者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可能导致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尿失禁。尿路感染可能与细菌感染、饮水过少、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尿路感染患者可表现为排尿时有灼烧感、尿液混浊等症状。尿路感染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三金片等药物治疗。

3、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为尿急、尿频、夜尿增多,严重时会出现急迫性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与膀胱感觉神经异常、逼尿肌不稳定等因素有关。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可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强烈尿意、夜间多次起夜等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托特罗定缓释片、索利那新片、米拉贝隆缓释片等药物治疗。

4、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可能导致神经源性膀胱,表现为尿失禁或尿潴留。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膀胱的神经调节功能,导致膀胱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协调障碍。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表现为排尿困难、尿失禁交替出现等症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需要针对原发病治疗,同时可进行间歇导尿等处理。

5、妊娠分娩

妊娠期子宫增大压迫膀胱可能导致尿频,分娩过程中可能损伤盆底肌和神经,导致产后尿失禁。妊娠分娩相关的尿失禁多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在咳嗽或打喷嚏时漏尿。产后尿失禁多数可通过盆底肌训练恢复,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女性出现尿失禁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可进行盆底肌训练,避免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控制体重,减少咖啡、茶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对于更年期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尿失禁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制定个性化方案,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