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幽门螺旋菌传染吗

7934次浏览

陈勇 副主任医师

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胃部幽门螺旋菌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幽门螺旋菌感染可能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有关,建议感染者及时就医并采取分餐制等预防措施。

幽门螺旋菌可通过共用餐具、接吻、母婴喂食等密切接触传播。感染者口腔或胃部分泌物中的细菌可能附着于餐具或食物表面,被他人摄入后造成感染。家庭内部成员或长期共同生活者传播概率较高。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共用牙刷、水杯等个人物品,餐具应彻底消毒。感染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水源或食物时,也可能通过消化道传播,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更需注意饮食卫生。

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抑酸药物或胃黏膜受损者更易被传染。幽门螺旋菌在酸性环境中存活能力强,可穿透胃黏膜黏液层定植于胃上皮细胞表面。感染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腹胀、反酸等症状,部分人群虽无不适但仍具有传染性。确诊需通过碳13/14呼气试验、胃镜活检等医学检测,不可仅凭症状自行判断。

预防幽门螺旋菌传播需注重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生食或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感染者应使用独立餐具并高温消毒,家庭成员建议同步筛查。治疗需遵医嘱联合使用抗生素和抑酸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不可擅自停药。治疗后需复查确认根除,防止复发或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