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肝实质回声不均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因判断,多数情况下与脂肪肝、慢性肝炎等良性病变有关,少数可能提示肝硬化或占位性病变。肝实质回声不均通常由脂肪浸润、纤维化、炎症反应等因素引起,超声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
肝实质回声不均常见于脂肪肝患者,由于肝细胞内脂肪沉积导致超声反射界面改变,通常伴随轻度肝功能异常但无显著症状。长期饮酒、肥胖或代谢综合征是主要诱因,通过控制体重、戒酒及调整饮食可逆转。慢性肝炎引起的回声不均与肝细胞反复损伤修复相关,表现为转氨酶轻度升高,需抗病毒治疗并定期监测肝纤维化指标。
肝硬化导致的回声不均属于进展性病变,超声可见结节状改变伴门静脉增宽,可能出现腹水、脾大等门脉高压体征。肝脏占位性病变如血管瘤、肝癌等也会呈现局限性回声异常,需结合肿瘤标志物和增强CT进一步鉴别。部分药物性肝损伤或胆汁淤积性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超声表现,但多伴有黄疸或瘙痒等特征性症状。
建议发现肝实质回声不均时完善肝功能、肝炎病毒检测及弹性成像检查。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限制非必要药物摄入,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若出现腹胀、皮肤黏膜出血等表现应及时就诊,必要时进行肝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