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老人低血糖症状主要有心悸、出汗、头晕、饥饿感、意识模糊等。低血糖可能与胰岛素使用过量、饮食不规律、肝肾功能异常、降糖药物副作用、胰岛细胞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两类症状。
心悸是低血糖早期常见症状,由于血糖水平下降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心率加快、心前区不适。老人可能自觉心跳沉重或心慌,部分伴有手抖。这种情况需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或果汁。若反复发作,需调整降糖方案并监测夜间血糖。
突发冷汗多见于低血糖发作时,以额头、颈部、手心等部位明显,与环境温度无关。此为自主神经代偿性反应,常伴随面色苍白。建议老人随身携带葡萄糖片,出现症状时服用15克快速升糖食品,15分钟后复测血糖。
大脑对血糖波动极为敏感,血糖低于3.9mmol/L时可能出现眩晕、站立不稳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跌倒风险增加。长期糖尿病患者因神经适应性改变,可能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需通过规律监测血糖发现。
强烈的进食欲望是低血糖典型信号,与肝脏糖原分解不足有关。老人可能描述为胃部空虚感或虚弱感,进食后缓解。合并胃肠功能紊乱者症状更显著。建议采用少量多餐方式,每3小时补充一次复合碳水化合物。
严重低血糖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反应迟钝、言语混乱或定向力丧失。此时需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注射液,延误处理可能引发癫痫或昏迷。长期反复低血糖发作可能加速认知功能衰退。
老人低血糖日常需注意定时定量进食,避免空腹运动或饮酒。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降糖药者应规律监测血糖,尤其睡前血糖不宜低于5.6mmol/L。建议家属学习低血糖急救措施,外出时随身携带糖尿病识别卡。若频繁出现低血糖症状,需就医评估药物方案或排查胰岛细胞瘤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