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乳腺癌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乳腺癌的治疗需要根据肿瘤分期、分子分型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制定方案。
手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保乳手术和全乳切除术。保乳手术适用于肿瘤较小且位置合适的患者,术后需配合放射治疗。全乳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较大或多灶性病变,可选择同时进行乳房重建。前哨淋巴结活检可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腋窝淋巴结清扫用于确诊转移的患者。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杀灭癌细胞,常用于保乳术后或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辅助治疗。全乳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概率,部分患者可选择加速部分乳腺照射。对于骨转移等晚期患者,放射治疗能有效缓解疼痛。治疗可能引起皮肤反应、乏力等副作用,通常2-4周内逐渐缓解。
化学治疗通过细胞毒性药物杀灭癌细胞,常用方案包含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缩小以提高手术成功率,辅助化疗可消灭潜在转移灶。剂量密集型化疗可缩短治疗周期,但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更明显。化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通过阻断雌激素作用抑制肿瘤生长。绝经前患者常用他莫昔芬或卵巢功能抑制药物,绝经后患者多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需持续5-10年,可能引起潮热、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定期骨密度检测和补充钙剂有助于预防骨量丢失。
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常用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这些药物能精准阻断肿瘤生长信号,常与化疗联合使用。治疗前需进行心脏功能评估,期间定期监测左心室射血分数。双靶向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但可能增加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术后早期可进行上肢功能锻炼预防淋巴水肿,恢复期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复查乳腺超声、钼靶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出现新发肿块或骨痛等症状需及时就诊。保持良好心态,加入患者互助组织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