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7934次浏览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预防脑梗塞的发生可通过控制高血压、调节血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方式干预。脑梗塞通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心房颤动、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因素有关。

1、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血压过高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降压药物。日常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2、调节血脂

高脂血症易导致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增加脑梗塞风险。可通过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改善血脂水平,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等调脂药物。建议每年检测血脂指标,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合适范围。

3、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形成概率。酒精摄入过量可能引起血压波动和心律失常。应彻底戒烟,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戒烟困难者可寻求专业戒烟贴或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等药物辅助。

4、合理饮食

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深海鱼类等食物,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适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三文鱼、亚麻籽,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保持适宜体重。

5、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可分次完成。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功能,帮助控制血压、血糖和体重。中老年人应选择适宜运动强度,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放松。

除上述措施外,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等筛查,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心房颤动患者需遵医嘱抗凝治疗。出现短暂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先兆症状时立即就医。保持良好作息和积极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这些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脑梗塞发生风险。